新型MEK抑制剂NRAS突变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
来源:www.qiyibio.com 点击次数: 发布时间:2016-06-23 09:36:46
一项开放性3期比较了新型MEK抑制剂binimetinib vs氮烯咪胺治疗NRAS突变晚期/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。结果显示,binimetinib组无进展生存率(PFS)和响应率的改善要优于氮烯咪胺组。
Reinhard Dummer医学博士说,约20%的转移性黑素瘤患者存在NRAS突变,通过激活MAPK通路,促使细胞增殖以及抗凋亡机制。前期试验已表明,NRAS突变黑素瘤对MEK抑制剂敏感。Binimetinib可同时抑制MEK1和MEK2,一项2期研究证实了该药治疗NRAS突变转移性黑素瘤的临床活性。
该项NEMO 试验纳入了402名患者,按照2:1随机分配至binimetinib组(n=269)或氮烯咪胺组(n=133;19名患者未接受治疗,未接受安全性评估)。所纳入的患者未经治疗或免疫治疗时/后发生进展。主要研究终点是PFS。该试验结果于2016 ASCO大会上公布,摘要号为9500。
Binimetinib和氮烯咪胺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分别为13周和9周。结果显示,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.8个月 vs 1.5个月,风险比(HR) 0.62 (95% CI, 0.47–0.80; P < 0.001)。
Dummer博士说,分析显示,几乎每个亚组均经binimetinib治疗后表现出PFS获益。年龄较大(≥65岁)及较年轻(<65岁)的患者,临床获益均优于氮烯咪胺。另外,经binimetinib治疗后,至少存在3个器官转移的患者获益要大于存在≤2个器官转移的患者。虽然数据不够明显,但HR支持了氮烯咪胺适用于无内脏病变的患者,而binimetinib更适用于有内脏病变的患者。
对于先前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,经binimetinib治疗后的中位PFS为5.5个月 vs 1.6个月;先前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2.8 个月 vs 1.5个月,无明显差异。这个数据表明,若患者预先接受免疫治疗,那么获益会更佳。
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总响应率分别为15%和7%,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%和25%。
Dummer博士补充到,截至结果公布时,虽然总生存率的数据还不成熟,但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1.0个月和10.1个月,HR 1.00(95% CI, 0.75–1.33; P = 0.499)。
Binimetinib组中,68%的患者发生了至少1种3/4级不良反应;而氮烯咪胺组为46%。MEK抑制剂所致的常见毒性是皮肤毒性,并且binimetinib组中19%的患者血肌酸激酶增加。另外,binimetinib组中的25名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,而对照组中有8名。
Dummer博士说,基于该试验数据,binimetinib可作为先前治疗失败的NRAS突变的黑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。
Reinhard Dummer医学博士说,约20%的转移性黑素瘤患者存在NRAS突变,通过激活MAPK通路,促使细胞增殖以及抗凋亡机制。前期试验已表明,NRAS突变黑素瘤对MEK抑制剂敏感。Binimetinib可同时抑制MEK1和MEK2,一项2期研究证实了该药治疗NRAS突变转移性黑素瘤的临床活性。
该项NEMO 试验纳入了402名患者,按照2:1随机分配至binimetinib组(n=269)或氮烯咪胺组(n=133;19名患者未接受治疗,未接受安全性评估)。所纳入的患者未经治疗或免疫治疗时/后发生进展。主要研究终点是PFS。该试验结果于2016 ASCO大会上公布,摘要号为9500。
Binimetinib和氮烯咪胺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分别为13周和9周。结果显示,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.8个月 vs 1.5个月,风险比(HR) 0.62 (95% CI, 0.47–0.80; P < 0.001)。
Dummer博士说,分析显示,几乎每个亚组均经binimetinib治疗后表现出PFS获益。年龄较大(≥65岁)及较年轻(<65岁)的患者,临床获益均优于氮烯咪胺。另外,经binimetinib治疗后,至少存在3个器官转移的患者获益要大于存在≤2个器官转移的患者。虽然数据不够明显,但HR支持了氮烯咪胺适用于无内脏病变的患者,而binimetinib更适用于有内脏病变的患者。
对于先前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,经binimetinib治疗后的中位PFS为5.5个月 vs 1.6个月;先前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2.8 个月 vs 1.5个月,无明显差异。这个数据表明,若患者预先接受免疫治疗,那么获益会更佳。
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总响应率分别为15%和7%,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%和25%。
Dummer博士补充到,截至结果公布时,虽然总生存率的数据还不成熟,但binimetinib组和氮烯咪胺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1.0个月和10.1个月,HR 1.00(95% CI, 0.75–1.33; P = 0.499)。
Binimetinib组中,68%的患者发生了至少1种3/4级不良反应;而氮烯咪胺组为46%。MEK抑制剂所致的常见毒性是皮肤毒性,并且binimetinib组中19%的患者血肌酸激酶增加。另外,binimetinib组中的25名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,而对照组中有8名。
Dummer博士说,基于该试验数据,binimetinib可作为先前治疗失败的NRAS突变的黑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。